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楼主: 剑舞

盗墓者的诡异经历:鬼吹灯之昆仑神宫(鬼吹灯④)

[复制链接]

481

主题

1037

回帖

1

积分

上流社会人士

积分
1
 楼主| 发表于 2007-5-15 03:46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三章 发丘印(3)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http://book.sina.com.cn 2006年12月12日 15:15 新浪读书  

连载:鬼吹灯之昆仑神宫   作者:天下霸唱   出版社:安徽文艺出版社  



  我对Shirley 杨说,这些天我也没闲着,刚打听到一个白云山“全卦真人”的事,我想起以前我祖父的师傅,他就是在白云山学的艺。说不定那本阴阳风水残书,也是得自于白云山,我这就打算立刻过去碰碰运气。

  Shirley 杨一听有机会找出十六字全卦,便要与我同行。我说你还是留在北京家里,因为还有很多事要做。一旦天书得以破解,咱们下一步可能就要前往西藏,寻找那个供奉巨大


眼球图腾的祭坛,前些天在云南损失的装备太多了,所以你还得让美国盟军给咱们空运一批过来,买不到的就让大金牙去定做。

  我又把明叔的事对Shirley 杨讲了一遍,问她咱们是否可以利用明叔掌握的线索。Shirley 杨问我是怎么打的主意,我说就按中国外交部经常用到的那个词“合作并保持距离”。

  我转天一早,就到南站上了火车,沿途打听着找到了白云山全卦真人马云岭住的地方,但马家人说他去山上给人看风水相地去了。我不耐烦等候,心想正好也到山上去,看看马真人相形度地的本事如何,希望他不是算命瞎子那种蒙事的。

  这白云山虽然比不得天下的名山大川,却也有几分山光水色,按在马宅问明的路径,沿着山路登上一处山顶,见围着数十人,当中有一个皮包骨头的干瘦老头,两眼精光四射,手摇折扇,正给众人指点山川形势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81

主题

1037

回帖

1

积分

上流社会人士

积分
1
 楼主| 发表于 2007-5-15 03:47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四章 利涉大川(1)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http://book.sina.com.cn 2006年12月12日 15:15 新浪读书  

连载:鬼吹灯之昆仑神宫   作者:天下霸唱   出版社:安徽文艺出版社  



  我心想不用问,这位肯定就是全卦真人了。我充做看热闹的,挤进人群,只见马真人正对着山下指画方向,琢点穴道,对那些人说道:“西北山平,东山稍凹,有屏挡遮护,有龙脉环绕,咱们庄的学校要是盖在这里,必多出状元。”

  这时有个背着包裹的中年山民,长得其貌不扬,看样子是路经此地无意中听到马真人的言论,便对众人说道:“看各位的举动,难道是要在此地建房?此山乃白蚁停聚之处,万万


不可建造阳宅,否则容易出事故伤人。”

  马真人一向受惯了众星捧月,相形度势百不失一,何曾有人敢出言反驳,看那山民十分面生,不是本乡本土的,心中不禁有气,便问他一个外地人,怎么会知道这山里有白蚁。

  那过路的山民说道:“东山凹,西山平,凹伏之处为西北屏挡,复折而南,回绕此山,虽有藏风之形,却无藏风之势,风凝而气结。风生虫,所以最早的繁体字‘風’字,里面从个虫。风与山遇,则生白蚁。此地在青乌术或《易经》中,当为山风蛊,建楼楼倒,盖房房塌。”

  马真人问道:“这里山清水秀,怎么会有蛊象?虽有山有风,但没听说过山风蛊,你既如此说,请问蛊从何来?”

  山民指着山下说,白蚁没有一只单独行动的,凡白蚁出没必成群结队,“蠱”字上面是三个虫,三者为众象,众就是多,下面的皿字,形象损器,好似蚁巢。此地表层虽然完好,奈何下边已被蚁穴纵横噬空。我乃过路闲人,是非得失与我毫不相干,只是不忍房屋倒塌伤及无辜,故此出言提醒,言语莽撞,如有不当之处,还望海涵,这就告辞了。

  那山民说罢转身欲行,马真人却一把将他拉住:“且慢,话没说明白别想走。你说此山中有蚁穴,此亦未可知,但以蛊字解蚁,却实属杜撰,此种江湖伎俩,安能瞒得过我。”

  山民只好解释道:“自古风水与易数不分家,所以才有阴阳风水之说。这里地处据马河畔,河水环西山而走,白蚁行处也必有水,所以《易经》中的蛊卦,也有利涉大川之语,山风蛊便应利涉大川。”

  马真人听罢笑道:“我家祖上八代都是卦师葬师,《易经》倒背如流,说起易数你可不能蒙混过关了。蛊卦的利涉大川,应该是形容蛊坏之极,乱当复治,拨乱反正之象,所以此卦为元亨而利涉大川,你竟敢如此乱解,实在可笑之极。”

  这时有几个好事的村民,争先恐后地跑到山坡下,用铁锹挖了几铲子,果然挖出成团的白蚁,众人都不免对马真人和那山民另眼相看。

  只听那山民对马真人说:“依你所说,利涉大川只是虚言,换个别的意思相近之词一样通用,这是对易数所见不深。其实利涉大川在此卦中特有所指,蛊卦艮上巽下,本属巽宫,巽为木,艮卦内互坎卦,坎为水,以木涉水,所以才有利涉大川之言。我还有事在身,不能跟诸位久辩,如果世上真有风水宝地,又哪里还有什么替别人相地的风水先生,劝诸位不必对此过于执着,山川而能语,葬师食无所。”说完之后,也不管马真人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表情,转身就走。

  我在旁也听得目瞪口呆,这世上果然是山外有山,天外有天。我自恃有半本《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》,就觉得好像怎么的了似的,其实比起这位貌不惊人的过路山民,我那点杂碎真是端不上台面。这些年来我是只知风水,而不晓阴阳,我猛然间醒悟,这山民对卦数了如指掌,又通风水秘术,今天该着杠着让我撞见,岂能擦肩而过失之交臂。

  这么一愣神的工夫,那过路的山民已经走下了山坡。被人辩得哑口无言,自称全卦能倒背《易经》的马真人,估计也是个包子,我看都懒得再看他一眼,从后三步并做两步地追了上去。

  山路曲折,绕过山坳后,终于赶上了他,我单刀直入地说想了解一些卦数之事。那山民也没什么架子,与我随口而谈,原来他是来此地探亲,这时是要赶路乘车回老家。我见机不可失,便也不多客套,直接请教他,可否知道《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》之事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81

主题

1037

回帖

1

积分

上流社会人士

积分
1
 楼主| 发表于 2007-5-15 03:47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四章 利涉大川(2)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http://book.sina.com.cn 2006年12月12日 15:15 新浪读书  

连载:鬼吹灯之昆仑神宫   作者:天下霸唱   出版社:安徽文艺出版社  



  山民听闻此言,露出一丝诧异的神色,干脆与我坐在山下林中,详细攀谈起来。十六字天卦自成一体,包括诀、象、形、术四门,据说创于周文王之手,然而由于其数鬼神难测,能窥其门径者极少,汉代之后便失传了。留下来的,只有易数八卦,后世玄学奇数,包括风水秘术无不源出于此。

  晚清年间,有名金盆洗手的摸金校尉,人称张三链子、张三爷。据说他自一古冢里掘得


了十六字天卦全象,并结合摸金校尉的专利产品“寻龙诀”,撰写了一部《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》。但此书夺天地之秘,恐损阳寿,便毁去阴阳术的那半本,剩下的半本传给了他的徒弟阴阳眼孙国辅,连他的亲生子孙都没得传授。

  这位山民就是当年张三爷的后人张赢川,他所知所学,无非都是家中长辈口授,特别精研易术。我们一盘起道来,越说越近,阴阳眼孙国辅就是我祖父的恩师,这可有多巧,敢情还不是外人,从祖上一辈辈地排下来,我们俩属于同辈,我可以称他一声大哥。

  张赢川问明了我找十六字的来龙去脉,说此事极难,十六字是不可能找到了,即便是某个古墓里埋着,找起来那也是大海捞针,而且事关天机,找到了也不见得是什么幸事。

  我觉得对于“天机”可能是理解不同,我认为所谓的天机,只是一些寻求长生不死之道的秘密,是统治阶级所掌握的一种机密。然而我对成仙之类痴人说梦的事毫无兴趣,只是想除掉身后背负的诅咒,才不得不从龙骨天书中找使用雮尘珠之道。事关生死存亡,所以甘冒奇险去深山老林中挖坟掘墓,就算是死在阵前,也好过血液逐渐凝固躺着等死的日日煎熬。

  张赢川说兄弟出了事,当哥的就该出头,但奈何自身本领低微,家中那套摸金的本领也没传下来,帮不上多大忙。但易含万象,古人云生生变化为易,古往今来之常为经,天地间祸福变化都有一定之机,愚兄略识此道,虽然仅能测个轮廓,却有胜于无,不妨就在此为兄弟起上一课,推天道以明人事,一卜此去寻龙之路途。

  我闻言大喜,如蒙指点,那就是拨云见日了。张赢川说起卦占数,并不拘何物,心到处便有天机,当下随手摘了几片树叶,就地扔下,待看明卦象也觉惊奇:“奇了,机数在此,竟又是个山风蛊的蛊卦,元亨,利涉大川,先甲三日,后甲三日。”

  我对此道一窍不通,忙问道:“这卦是什么意思?我们背上的诅咒能解除吗?”

  张赢川道:“甘蛊之母得中道也,利涉大川,往有事也。风从西来,故主驳在西,西行必有所获。然风催火,此卦以木涉水,故此火为凶,遇水化为生,如遇火往未能得,然遇水得中道,却亦未定见其吉。先甲三日,后甲三日,终则有始,天行也,切记,切记。”

  我心中本对藏地有些发怵,多日来郁结于此,始终不能下定决心去西藏,这时见卦数使然,当即打定了主意,看来不去昆仑山走上这一趟,这场祸事终归不能化解。于是再以雮尘珠究竟为何物相问,究竟是眼睛还是凤凰?

  张赢川凝视那几片树叶半晌,才答道:“既是眼睛,又是凤凰,此物即为长生。”

  我说这可怪了,怎么可能既是眼睛,又是凤凰?难道是凤凰的眼睛不成?凤凰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兽,世上又怎么会有凤凰的眼睛?

  张赢川为我解读此卦机数,先甲三日,后甲三日,终则有始,这些皆为轮转往复是也。传说凤凰是不死之身,可以在灰烬中涅槃重生,此也合生生不息之象。目为二,三日为奇,日虽似目而非目,故不足为目,然而有三在前,多出其一,即又为目。我以机数观其物,可能是一种象征长生不死之意的极其类似人目,而又非人目的东西,但究竟是什么,神机不足,参悟不透。

  虽然未能确切指出雮尘珠具体是何物,但已让我茅塞顿开,佩服得五体投地,眼前那层浓重的迷雾,终于已经揭开了一条缝隙。事先我并未对他明言雮尘珠的情况,但他竟以几片树叶以及两句问话,就断出了“长生”二字,结合最近经历的事件,无不吻合,这八卦之数已精奇如斯,倘若有十六字,那真可通神了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81

主题

1037

回帖

1

积分

上流社会人士

积分
1
 楼主| 发表于 2007-5-15 03:47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四章 利涉大川(3)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http://book.sina.com.cn 2006年12月12日 15:15 新浪读书  

连载:鬼吹灯之昆仑神宫   作者:天下霸唱   出版社:安徽文艺出版社  



  张赢川说今日机数已尽,再多占则有逆天道。刚得聚首,却不得不又各奔东西,卦数之准与不准,皆在心思与天机相合,也许失之毫厘,就差之千里。刚才所起的一课可以作为参考,不可不信,也不可尽信,愿君好自为之,日后有缘,当得再会。

  我把他所言的卦词都一一牢记,从西藏回来后,若是还有命在,一定再去拜会。于是双方各留了地址,我一直将他送到山下的车站,方才惜别。我站在原地,回味那些卦词,竟又


觉其中奥秘深不可测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81

主题

1037

回帖

1

积分

上流社会人士

积分
1
 楼主| 发表于 2007-5-15 03:47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五章 古格银眼(1)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http://book.sina.com.cn 2006年12月12日 15:16 新浪读书  

连载:鬼吹灯之昆仑神宫   作者:天下霸唱   出版社:安徽文艺出版社  



  回到北京之后,我将遇到同门张赢川的事情对众人讲了一遍,按他所推机数,只要带着雮尘珠到西边走一趟,有些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。“遇水得中道”,要去有水的地方才能有进展,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悬挂在天空之上的仙女之湖。关于魔国的事,在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,只有藏地唱诗人口中的“制敌宝珠王武勋诗篇”,才有相关的信息。等一切准备就绪后,我打算先行进藏,去拉姆拉错湖畔,找我的喇嘛阿克,如果喇嘛还健在,他一定可帮忙找一位天授的唱诗人。




  Shirley 杨把一份进藏装备物资的清单给我看了看,问我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。这些装备有一部分要从美国运来,其余的一些传统工具则需要由大金牙搞来,买不到的也由他负责找人定制,最少需要十天以上的时间,才能准备齐全。

  我对Shirley 杨说你来筹备物资我还能有什么不放心的,我想不到的你也能想到,不过一定要准备大量生姜,至少照着六七百斤准备。对于生姜,咱们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,全都给它榨成姜汁,带到西藏去,到雪山去挖九层妖楼,没姜汁根本没办法动手。

  Shirley 杨和胖子都觉得纳闷,胖子问道:“带这么多姜汁熬姜汤不成?我看还不如多带些白酒,在雪山上御寒,喝白酒才行。”

  我对胖子说,你们没去过西藏雪山,所以不知道,以前我们部队在昆仑山一个古冰川里施工,那千万年的玄冰,结实得你们无法想象,抡起镐来砸上去,就是一个白点,普通的工具根本就切不动那些冰。但这世上一物克一物,物性皆有生有伏,就如同米醋可以腐蚀夯土层,用姜汁涂抹至凿冰的工具上,就可以迎刃而下,虽然肯定不及切豆腐来得轻快,却能省好大力气。咱们不知道九层妖楼在冰下多深,只有尽可能多地准备生姜汁。

  没过几天,大金牙那边就已经把发丘印做好了。我见时机成熟了,就对大金牙说,金爷你现在就是中英香港事务联络小组的组长了,是时候把那明叔约出来谈谈条件了。于是大金牙立马去和明叔通了消息,回来告诉我,明叔那边正跟农奴盼红军似的等着咱们呢,当晚就要请众人去府上详谈。

  我们全班人马,总共四人,来到了明叔那套幽静古朴的四合院里,明叔说他这边已经都准备好了,随时都能出发进藏,但还缺一样镇尸的东西。

  我对明叔说:“法家祖师古镜虽然没了,还好我找到一枚发丘天官的铜印,纵然是湘西尸王,被这印上的‘天官赐福,百无禁忌’八个字押上,也永世不得发作了。这枚铜印不仅能克尸变,更能挡煞冲神,九层妖楼里的邪神,同样不在话下。”

  明叔说:“这就太好了,我祖上多少代都是背尸的,加之在南洋跑船那么多年,风俗使然,所以对这些事非常迷信。有了这件东西,不管能不能用得上,胆子先壮了,要不然还真不敢去动冰川水晶尸。”

  明叔把那枚发丘印从盒子里取出来端详了一番,我怕他看出破绽,赶紧对大金牙使了个眼色。大金牙立刻就此印的来历猛侃一通,说得云山雾罩,加上我和胖子在一旁有唱有和,总算是把明叔瞒了过去。毕竟这枚压印也是件古物,仿古斋做旧的手段堪称天下一绝,明叔虽然浸淫此道已久,但对发丘印一物毫不知晓,所以被暂时唬住了。

  明叔说胡老弟,听你的意思是,你们摸金校尉,这次总共出动三个人,除了金牙衰仔不去,由你带头,还有这位靓女和那位肥仔。既然你们肯帮手,咱们一定可以马到成功,从雪山上把冰川水晶尸挖出来。有言在先,九层妖楼里的明器一家一半,冰川水晶尸归我所有,然后这屋里的古董随便挑,就算是报酬了。做成了这笔大买卖,都够咱们吃上几生几世,回来之后便可以就此金盆洗手了。

  我心想藏地九层妖楼里多是骨器,没什么金玉,我们要不要都无所谓,最重要的是依靠明叔掌握的情报,找到那座封存完好的魔国陵墓,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线索,使我们能够找到供奉着眼球图腾的那座神殿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81

主题

1037

回帖

1

积分

上流社会人士

积分
1
 楼主| 发表于 2007-5-15 03:47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五章 古格银眼(2)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http://book.sina.com.cn 2006年12月12日 15:16 新浪读书  

连载:鬼吹灯之昆仑神宫   作者:天下霸唱   出版社:安徽文艺出版社  



  我急于想知道九层妖楼的详情,便对明叔说:“只要装备器械等等物资准备齐全,在这五六天之内就可以开始行动了。现在是不是能把详细的情报资源共享一下,大伙分析分析,拿几个方案出来研究研究。”

  明叔面露难色,表示博物馆那边给他的线索,只不过是一本解放前从西藏被盗卖过去的经书。这本书记载了古格王朝的一些传说,其中记载“古格银眼”就是魔国历代陵寝的分布


图,那座埋葬着邪神的九层妖楼,还有世界制敌宝珠大王所封印着恶魔的大门,都可以从古格银眼中找到线索。如果想去找那座妖塔,就必须先去阿里的古格遗迹,从中寻找启示。

  我在藏青交界的地方当了五年兵,从没听说过西藏有什么古格王朝的遗迹,胖子和大金牙就更是不知道了,听得面面相觑,都做声不得。

  Shirley 杨似乎知道一些:“古格王朝①的王城,在三十年代初期被意大利探险家杜奇教授发现,他曾断言道,这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地区之一。这件事震惊了全世界,美国很多媒体都做过详细的报道,在神秘消失的各个城市与王朝中,古格是距离我们生活的时代最近的,但它的神秘色彩丝毫不比精绝、楼兰逊色多少。”

  西藏阿里地区是一片鲜为人知的秘境,甚至常年生活在西藏的人,对神秘的阿里都一无所知。那一地区,南临喜马拉雅,北依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冈仁波齐,是座神山,是印度教、耆那教派、苯教,包括藏传佛教共同的神山,是信徒们心目中最为神圣的“仰视之地”。

  就在这样一个集各种神秘元素于一身的山峰下,有一片与世隔绝的区域,那里就是古格王朝遗迹所在的阿里地区。古格王朝是一个由吐蕃后裔建立的王国,延续五百年有余,拥有辉煌的佛教文明,但它究竟是如何在一夜之间毁灭的,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,遗址甚至还完好地保存着斩首屠杀的现场———无头洞,对于它的传奇恐怕永远也说不完,太多的秘密等待着探险家和考古队去破解。

  Shirley 杨所知道关于古格遗迹的事情,只有这些,至于什么古格银眼就从来没听说过。但一提到“眼”,我心中一动,看来离那无底鬼洞诅咒的真相,又接近了一层,目前所有的线索,都瞄准了藏地。

  明叔解释道,古格银眼是一幅复杂的大型浮雕,主体是一只巨大的眼球。这幅壁画的含义,通过藏传佛经中的记载,可能是记录着莲花生大师与制敌宝珠大王铲除魔国的事迹。魔国是一个信奉轮回,供奉邪神的国家。古格银眼虽然形似巨眼,但实际上,在懂密宗风水者的眼中,它是一个坐标指示图,明叔手中的经卷有张魔国领地的地图,魔国的邪山鬼湖,包括封埋冰川水晶尸的妖塔,所有这些信息,都可以在银眼中找到。

  明叔说他已经搜集到了密宗风水的资料,密宗风水学远远没有中原的青乌风水复杂,只要找个懂寻龙诀的摸金校尉,带着经卷,到古格遗迹的庙宇里,对照古格银眼加以印证,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想找的地方。

  我听明叔说明了之后,心想这老港农,果然是有十分的心计,把线索告诉了我们,但只要经卷还在他手中,我们就不可能甩掉他自己行动,看来只有先帮他挖开妖塔,掘出那具古尸了。

  我又劝明叔,西藏高寒缺氧,好多地方鬼见了都发愁,您这么大岁数,不一定要亲自去。

  明叔固执己见:“这么大的买卖不亲自看牢了,钱还不被别人赚走了。当然这不是对你们不放心,主要是想亲力亲为,血汗钱,才食得甜。当年我曾经跑过二十几年的船,别看五十来岁了,身体状况绝对不成问题。”

  我见说什么都不管用,只好认了,愿意去就去吧,不过出了事就得自认倒霉。这么算来,这次去西藏就是四个人了,还要雇个向导,还有一些脚夫。

  明叔说:“怎么会是四个人呢?我还要带几个亲信,除了我之外,要带我的保镖彼得黄,还要带我在大陆的夫人韩淑娜,她是一位古董鉴定方面的专家,另外还有我的干女儿阿香,她是我最得力的助手。这么算来,一、二、三……不算向导和脚夫,咱们这个队,一共是七个人,五天后出发,先到冈仁波齐峰下的古格遗迹。”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81

主题

1037

回帖

1

积分

上流社会人士

积分
1
 楼主| 发表于 2007-5-15 03:48:07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六章 悬挂在天空的仙女之湖(1)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http://book.sina.com.cn 2006年12月12日 15:16 新浪读书  

连载:鬼吹灯之昆仑神宫   作者:天下霸唱   出版社:安徽文艺出版社  



  我看了看Shirley 杨等人,Shirley 杨无奈地耸了耸肩,胖子倒毫不在乎,觉得人多热闹,大金牙冲我偷着龇了龇牙,那意思是这些包袱你们算是背上了。

  我心想这他妈港农是打算全家去度假,老婆孩子保镖都齐了,正琢磨着怎么想个说辞,让明叔打消这个念头,鸡多不下蛋,人多瞎捣乱,去这么多人,非出事不可。




  这时明叔已经把此次组队的其余成员,都带了出来,给我们双方一一引见。他的老婆韩淑娜,我们都认识,是个很有魅力的女人,难怪明叔被她迷得神魂颠倒。大金牙张口就称她明婶,韩淑娜赶紧说别这么称呼,太显老,反正你们之间称呼都是瞎叫,也没什么辈分,咱们还是单论,按以前那样就行了。

  明叔再接下来介绍的是他的干女儿阿香,一个怯生生的小姑娘,可能还不满二十岁,看见陌生人都不敢说话。明叔说阿香是他最得力的帮手,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她都能察觉到。

  我好奇地问这是怎么回事,小姑娘有“阴阳眼”抑或开过“天目”不成?

  明叔得意地告诉我们,阿香的父母在阿香刚一出生的时候,就将她放置在一个与外界隔绝,带有空气净化设备的玻璃罩中,直到她两岁为止。这样避免了她受到空气的污染和影响,使得她的神经非常敏感,可以感应到一些正常人感知不到的东西。

  阿香后来成了孤儿,明叔就把她收养了下来。她不止一次地救过明叔的性命,被他视如掌上明珠,尤其是和干尸、棺椁这类阴气十足的东西打交道,总是要把阿香带在身边。

  Shirley 杨在一旁告诉我说,明叔不是乱讲,美国有一个教派的人都如此行事。这个叫阿香的小姑娘也许会帮到我们,但最好不要带她进藏,身体好的人都难以忍受高原反应,阿香的身体这么单薄,怕是要出意外。

  明叔那边愿意带谁去,我实在没办法干涉,于是低声对Shirley 杨说,看来明叔这回豁出血本去挖冰川水晶尸,是赌上了他全家的性命,一定是志在必得。劝是劝不住了,纵有良言也难劝该死鬼,咱们尽量多照顾他们,尽力而为就行了,最后是死是活,能否把冰川水晶尸带回来,那要看他们的造化了。

  最后明叔给我们介绍的是他的保镖彼得黄,柬埔寨华裔,越南入侵柬埔寨的时候,跟越共打了几年游击,后来又从金三角流落到马六甲附近当了海匪,最后遇到海难的时候,在海上被明叔的船救了,就当起了明叔的保镖。看样子四十岁出头,皮肤很黑,不苟言笑,目露凶光,一看就不是善茬儿。最突出的是他的体形,完全不同于那些长得像猴子一样的东南亚人,非常壮实,往那一站,跟多半截铁塔似的。

  胖子一见彼得黄就乐了,对明叔说:“名不副实啊,怎么不叫彼得黑呢?有我们跟着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,你根本没必要找保镖,一根汗毛你都少不了。”

  明叔说:“你这个肥仔就喜欢开玩笑,他姓黄,怎么能叫彼得黑?你们可不要小看他,这个人对我忠心耿耿,是非常可靠的,而且参加过真正的战争,杀人不眨眼。”

  胖子对明叔说:“让他赶紧歇菜吧,游击队那套把式算什么,我们胡八一同志,当年可是指挥过整个连的正规军,还有我,你听说过胖爷我的事迹吗?北爱尔兰共和军核心成员,当年我在……”

  我拦住胖子的话头,不让他再接着吹下去了,对明叔说,既然成员和路线都已经定好了,那咱们就各自回去分头准备,你们得去医院检查检查身体,如果没什么问题,五天之后开始行动。

  明叔说OK,路线和装备就由胡老弟全权负责,你说几时出发,就几时出发,毕竟咱们这一队人马,只有胡老弟对藏地最为了解。

  我带着胖子等人,告辞离开,回到了自己家里。我当即就收拾东西,准备只身一人提前进藏,到拉姆拉错湖畔去找铁棒喇嘛,请他帮忙找一位熟悉藏地风俗、地理环境的向导,最好还是一位天授的唱诗人,如果不能一人兼任,找两人也行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81

主题

1037

回帖

1

积分

上流社会人士

积分
1
 楼主| 发表于 2007-5-15 03:48:18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六章 悬挂在天空的仙女之湖(2)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http://book.sina.com.cn 2006年12月12日 15:16 新浪读书  

连载:鬼吹灯之昆仑神宫   作者:天下霸唱   出版社:安徽文艺出版社  



  我把领队进藏的任务就交付给了Shirley 杨。她虽然没进过青藏高原,但曾经去过撒哈拉、塔克拉玛干、亚马逊丛林等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探险,心理素质和经验都没问题。我们商议了一下,Shirley 杨将会带队抵达狮泉河,与我在那里汇合。尽量轻装,装备补给之类的东西,则暂时留在北京,由大金牙看管,一旦在冈仁波齐与森格藏布之间的古格遗迹中,找到那座塔墓的线索,便由大金牙负责将物资托运到指定地点。




  Shirley 杨比从云南回来的时候瘦了一些,眼睛上起了一些红丝,这段时间,我们都是心力交瘁,疲于奔命,刚从云南回来不久,便又要去西藏了,实在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。我劝Shirley 杨不用过于担心,藏地的危险并不多,至少没有云南那么多蚊子,趁没出发前这几天好好休息,时间迟早会给我们一切答案的。

  Shirley 杨说:“我不是担心去西藏有没有危险,这些天我一直在想,无底鬼洞这件事结束后何去何从,你要是还想接着做你的倒斗生意,我绝对不答应,这行当太危险了。老胡,你也该为以后打算打算了,咱们一起回美国好吗?”

  我说去美国有什么意思,语言又不通,你冲的咖啡跟中药汤味道差不多,让我天天喝可顶不住。不过既然你非要我去,我也没办法,先住个几年看看,要是不习惯我还得搬回来,最让我头疼的是胖子怎么办,把他一个人留在北京,肯定惹出祸来。

  胖子说:“我说老胡,怎么说话呢,说的就好像你觉悟比我高多少似的,你惹的祸可比我多多了,对于这点你没必要谦虚。你们要去美国,那我能不去吗?到了杨参谋长地头上,怎么还不得给咱配辆汽车,我看亨特警长的那辆车就不错,肯定是奔驰吧。我要求不高,来辆那样的奔驰开就行,底特律,旧金山,东西海岸咱也去开开眼,和美国的无产阶级结合在一起,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。”

  我对胖子说:“美国警察不开德国车,连这都不知道,就你这素质去到美国,这不是等于去给美国人民添乱吗?”

  我们三人胡侃了一通,心情得到稍许放松。

  第二天我就独自出发,先行前往西藏。

  在西藏中南部,喜马拉雅与念青唐古拉之间,湖泊众多,大大小小星罗棋布,数以千计,稍微有点规模的,都被藏民视为圣湖,如果湖畔还有雪山,那就更是神圣得无以复加。这些湖的名字里都带个“错”字,比较著名的像什么昂拉仁错、当惹庸错、纳木错、扎日南木错等等,不胜枚举,每一个都有无尽的神秘传说,我的老朋友———铁棒喇嘛还愿所在的仙女之湖,就属于这众多的湖泊之一。

  从噶色下了车,向南不再有路,只能步行了,或花钱雇牧民的马来骑乘。这里不是山区,但海拔也将近四千五百,我在牧民的带领下,一直不停地向南,来到波沧藏布的分流处。“藏布”就是江河的意思。

  这是我有生以来,第一次深入西藏腹地,高原的日光让人头晕,天蓝得像是要滴下水来。我雇的向导兼马主,是个年轻的藏民,名叫旺堆。旺堆将我带到一片高地,指着下面两块碧玉般的大湖说:“左面大的,雍玛桌扎错,龙宫之湖;右边小一点点的,拉姆拉错,悬挂在天空的女仙之湖。”

  当时天空晴朗,湖水蔚蓝,碧波倒映着雪峰白云,湖周远山隐约可见。《大唐西域记》中,高僧玄奘有感于此人间美景,将这两片紧紧相临的湖泊,称为“西天瑶池双璧”。

  人所饲养的牲口不能进圣地,于是我和旺堆找平缓的地方向下,徒步朝湖边走去。旺堆告诉我这里有个传说,湖底有“广财龙王”的宫殿,聚集着众多的罕见珍宝,有缘之人只要绕湖一周,捡到一条小鱼,一粒石子,或是湖中水鸟的一根羽毛,就能得到“广财龙王”的赏赐,一生财源不断。

  但是前来绕湖的朝圣者,更喜欢去绕仙女之湖,因为传说仙女之湖中碧透之水为女仙的眼泪,不仅能消除世人身体上的俗垢病灶,还能净化心灵上的贪、嗔、怠、妒,使人心地纯洁。两湖对面的雪山,象征着佛法的庞大无边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81

主题

1037

回帖

1

积分

上流社会人士

积分
1
 楼主| 发表于 2007-5-15 03:48:40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六章 悬挂在天空的仙女之湖(3)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http://book.sina.com.cn 2006年12月12日 15:17 新浪读书  

连载:鬼吹灯之昆仑神宫   作者:天下霸唱   出版社:安徽文艺出版社  



  我对旺堆说咱们还是先去净化心灵吧,绕仙女之湖一圈,从绕湖的信徒中找到铁棒喇嘛。二人徒步绕湖而行,由于我们不是特意前来朝圣,所以不用一步一叩头。走在湖畔,不时可以看到朝圣者的遗骨,他们已经与圣地融为了一体。

  远处一个佝偻的人影,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里,从他背上那截显眼的黑色护法铁棒就可以知道他的身份,但是他的举动很奇怪,显然不是我们所见过的那种绕湖方式,就连藏民旺


堆也没见过他那种动作,好像是在进行着某种古老而又神秘的仪式。

  转山或者绕湖,是生活在世界屋脊这个特殊地域的独有崇拜方式,是一种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信仰,与藏族原始宗教一脉相承的表现形式。常规动作可以分成两种,第一种最普通的,是徒步行走;还有一种更为虔诚,双手套着木板,高举过头,然后收于胸前,全身扑倒,前额触地,五体投地,用自己的身体来一点点地丈量神山圣湖的周长,每绕一周,就会消减罪孽,积累功德,如果在绕湖的路上死去,将是一种造化。

  铁棒喇嘛的举动不像是在绕湖,而让我想起东北跳大神的。在内蒙插队时,纠斗神婆和萨满这些事都看到过,他是不是正在进行着一种驱邪的仪式?但在圣地又会有什么邪魔呢?想到这里我快步走上前去。

  铁棒喇嘛也认出了我,停下了动作,走过来同我相见。一别十余载,喇嘛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,只是衣服更加破烂。我对喇嘛说起我那两个战友的现状,喇嘛也感慨不已:“冲撞了妖魔之墓的人,能活下来就已经是佛爷开恩了,希望在我有生之年,能在湖边多积累功德,为他们祈福。”

  喇嘛这些年来,从来没离开过拉姆拉错,每天就是念经绕湖,衣食都靠来湖畔朝拜的信徒们布施。其实那些一路膜拜过来的朝圣者们,在路上也接受布施,对圣徒的布施也是一种功德的积累。

  我问起喇嘛刚才在做什么,铁棒喇嘛说起经过,原来喇嘛在向药王菩萨占卜。因为有两个内地来的偷猎者,在附近打猎,但这两个人是新手,候了五天,也没看到什么像样的动物,最后终于看到一只从没见过的小兽,当即开枪将其射杀,趁着新鲜,剥皮煮着吃了。

  两个偷猎者吃完之后,立刻肚子疼得满地打滚,等有藏民发现他们的时候,都已经人事不醒口吐白沫了。这里根本没有医院和寺院,在西藏寺庙里的药师喇嘛负责给老百姓看病,铁棒喇嘛虽是护法,年轻时却也做过药师喇嘛之职,经常给湖畔的藏民与朝圣者治病消灾,所以藏民们就来请铁棒喇嘛救人。

  铁棒喇嘛听说是偷猎的,本不想去管,但佛法莫大慈悲,死到临头之人不能不救,于是就答应了下来,吩咐藏民把那两名偷猎者带来,念诵《甘珠尔》向药王菩萨祈求救人的方法。

  我们正说着话,六名藏民已将两个偷猎者背了过来,喇嘛命人将他们平放在地,只见这两人面如金纸,气若游丝,顺着嘴角往下流白沫,肚子胀得老大,以我看来这种症状也不算十分奇怪,照理说吃了不干净的东西,或是恶性食物中毒都可能有这种反应,是十分危险的,必须立刻送医院急救,不知铁棒喇嘛凭几粒藏药,能否救得了他们。

  喇嘛看了看患者的症状,立刻皱紧了眉头,对几个当地的藏民说道:“其中的一个吃得太多,已经没救了,另外一个还有救。你们去圣湖边找些死鱼腐烂的鱼鳞来。”

  藏民们按照喇嘛的吩咐,立刻分头去湖边寻找,两名偷猎者之一,口中流出的白沫已经变成了紫红色,不一会儿就停止了呼吸。喇嘛赶紧让我和旺堆帮手,将另外一个人的牙关撬开,拿两粒藏药和水给他吞服了,那人神智恍惚,勉强只吃下去一半。

  这藏药有吊命之灵效,吃下去后立刻哇哇大吐,吐了许多黑水。那名死中得活的偷猎者,虽然仍然肚疼如绞,却已恢复了意识,喇嘛问他究竟吃了什么。

  偷猎者说他本人和这个死去的同伴,在内地听说到西藏打猎倒卖皮子,能赚大钱,就被冲昏了头脑,也想来发笔横财。但两人都没有狩猎的经验,无人区的动物多,又不敢贸然进去,只好在雪山下边转悠,想碰碰运气,哪怕打头藏马熊也是好的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81

主题

1037

回帖

1

积分

上流社会人士

积分
1
 楼主| 发表于 2007-5-15 03:49:39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六章 悬挂在天空的仙女之湖(4)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http://book.sina.com.cn 2006年12月12日 15:17 新浪读书  

连载:鬼吹灯之昆仑神宫   作者:天下霸唱   出版社:安徽文艺出版社  



  就这样一直走了五天,什么也没打到,携带的干粮反倒先吃光了,只好准备卷上行李打道回府。不成想刚要离开,就看见一只黑色的大山猫,体形比那山羊也小不了多少,长得十分丑陋,毫不畏人,以至于开始还误以为是头豹子。俩人仗着火器犀利,连发数枪,把那只黑色的大山猫当场打死。正好腹中饥火难耐,也顾不得猫肉是否好吃,胡乱剥了皮,烧锅水煮着吃了半只,那肉的纤维很粗,似乎怎么煮都熟不了,就这么半生不熟地吃了。




  偷猎者涕泪横流,声称自己兄弟二人,虽然一时起了歹念,想偷猎赚钱,但毕竟除了这只山猫什么也没打到,请喇嘛药师一定大发慈悲,救他们的性命,以后一定改过自新。他断断续续地说了经过,腹中剧痛又发,立时死去活来。

  我记得在昆仑山听过一个藏地传说,那种黑色的巨大山猫,不是猫,是新死者所化之煞,当然不能吃了。我问喇嘛怎么办,这人还有救吗。

  喇嘛说:“他们吃的大概是雪山麝鼠,那种动物是可以吃的,但他们吃的时间太早了。藏人从不吃当天宰杀的动物,因为那些动物的灵魂还没有完全脱离肉体,一旦吃下去,就不好办了。我以前服侍佛爷,曾学过一些秘方,至于能不能管用,就看他们的造化了。”

  去湖边找腐烂鱼鳞的藏民们先后回来,加起来找了约有一大捧。铁棒喇嘛将鱼鳞围在病者身边,又找来一块驱鼠的雀木烧成炭,混合了腐烂发臭的鱼鳞,给那偷猎者吃了下去。

  在这一系列古怪的举动之后,偷猎者又开始哇哇大吐。这次呕吐更加剧烈,把肚子里的东西全吐净了,最后直到吐的都是清水,喇嘛才给他服了藏药止住呕吐。

  喇嘛看着他呕出的秽物,说这人的命算是保住了,不过这辈子不能再吃肉,一吃肉就会呕吐不止。我凑过去看了看,只见那大堆的呕吐物中似乎有东西在蠕动,待一细看,像是一团团没毛的小老鼠。

  偷猎者跪倒叩谢喇嘛的救命之恩,问喇嘛是否能把他这位死去的同伴埋在湖边。喇嘛说绝对不行,藏人认为只有罪人才被埋在土中,埋在土里灵魂永远也得不到解脱。白天太阳晒着,土内的灵魂会觉得像是被煮在热锅里煎熬;晚上月光一照,又会觉得如坠冰窟,寒颤不可忍受;如果下雨,会觉得像是万箭穿心;刮风的时候,又会觉得如同被千把钢刀剔骨碎割,那是苦不可言的。离这湖畔不远的山上,有十八座天葬台,就把尸体放到那里去,让他的灵魂得到解脱吧。

  偷猎者不太情愿这么做,毕竟和内地的差异太大了。喇嘛解释道,在西藏本土,所有处理尸体的方法,除土葬外,悉皆流行,但因为缺乏火葬的燃料,所以一般都把尸体抬到山顶石丘的天葬台上,即行剁碎了投给鸟兽分享,如果死者是因为某种危险的接触传染病而死,则土葬也属惯例。

  偷猎者终于被喇嘛说服,就算是入乡随俗吧。在几位藏民的帮助下,抬上同伴的尸体准备去山顶的天葬台。我见他的行李袋比普通的略长,里面一定有武器弹药。我们这次进藏尚未配备武器,现在有机会当然不会错过,就将他拦住,想同他商量着买下来。

  偷猎者告诉我,这两支枪是在青海的盗猎者手中购买的,他处理完同伴的尸体后,就回老家安分守己地过日子了,留着枪也没有什么用了,既然我是铁棒喇嘛的朋友,这枪就送给我,算是答谢救命之恩的一点心意。

  我看了看包里的两支枪,竟然是散弹枪,雷明顿,型号比较老,870型12毫米口径,警车装备版,五十年代的产品,但保养得不错,怪不得麝鼠这么灵活的动物都毙在枪下。还有七十多发子弹,分别装在两条单肩背的子弹袋里。这种枪械十五米以内威力惊人,不过用之打猎似乎并不合适,攻击远距离的目标还是用突击步枪这一类射程比较远的武器比较好,散弹枪可以用来防身近战。

  最后我还是把钱塞给了他,枪和子弹包括包装的行李袋我就留下来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Enjoy Game

GMT+8, 2025-4-7 16:48 , Processed in 0.094546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